|
参加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工作会议 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交流展示会的汇报执笔人:赵崇晖 2018年1月10—12日,学校选派赵崇晖副校长参加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工作会议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交流展示会。会议在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由中央电化教育馆蔡耘副馆长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央电化教育馆、各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及电教馆负责人、各实验校校级负责人出席会议。 一、会议主要内容 (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实验校代表发言,交流信息建设与应用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二)实验校专家组程建钢、葛连升及韩锡斌专家专题讲座; (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邓志良主任解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四)参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成果; (五)首批实验校授牌及2017年实验校工作情况总结; 二、参会收获与反思 (一)收获与提升 1.较全面了解《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实验校建设政策性文件。 2.学习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长江职业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及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七所第一批实验校建设与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校实验校建设工作打开思路。 3.掌握2017年全国三批实验校建设工作简况。 (1)三批实验校评估简述
(2)实验校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体制亟待完善(领导力、执行力缺乏;专门机构、人员不足;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盲目建设,没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缺乏校园网络、终端设备、安全措施及信息化教学环境); ﹡建设效果没有评估与反思,尤其缺乏定量的分析报告,缺乏第三方认证佐证; 4.进一步明确建设方向、评审流程与方式,为今后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提升建设成效。 (1)八大建设方向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技术提升校企合作效果;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或基地建设与应用; ﹡校本特色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 ﹡开放教育资源特色应用; ﹡网络空间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信息化引领学校组织变革、管理和服务创新等; ﹡其他有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采取在线提交(报告+佐证)和在线评审方式。 (二)反思与调整 我校是全国第二批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建设工作于2017年底通过年度评估。按中央电教育馆的工作部署,2018年10月底应参加中期评估。自实验校立项以来,我校利用省现代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平台,结合教学诊断试点工作,按建设任务书的要求,对学校校园网、终端设备、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平台等“三通二平台”基础设施加大力度建设,软硬件环境因此得到较大地改善。但从总的说,但由于处在建设初期阶段,目前与全国数字校园的建设标准还相差较远,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应用不多,没有明显的特色与亮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提高我校数字校园实验校的建设成效,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能顺利通过年底的中期验收,对项目建设工作做必要地调整,并认真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采取校长室统筹,职能部门联合推进的办法开展工作,做到人人参与,协作推进。 2.加强对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评估标准与方法,认真吸收专家评审意见,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逐条落实、逐个把关。 3.建立项目建设跟踪、反馈制度,每半月召开一次反馈、协调与督促建设工作的推进会,及时做好工作简报。 4.建立建设档案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建设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 5.计划在2018年3月到1~2所第一批优秀数字校园实验校,实地学习建设经验。 6.充分利用这几年建设起来的软硬件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创新应用。计划在2018年5月内,以公开课、教学竞赛、现场交流会等方式,向全市中职院校展示与推广建设成果。 7.积极在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数字资源应用、后勤服务创新及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寻找1~2个特色与亮点。 8.探索信息化校园社会化管理新模式。
文章分类:
职教动态
|